近期,根据财政部统一安排部署,全国15家监管局对属地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(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支出方向)开展了重点绩效评价。甘肃监管局作为牵头监管局,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评价过程中做到“三个注重”,通过科学制定指标体系、精准发力现场评价、强化评价结果应用,扎实高效开展评价工作,全面客观反映资金使用效益。
一、注重标准先行,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
为确保评价工作规范有序开展,甘肃监管局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首要任务,为评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。一是组织召开座谈会,邀请甘肃省财政、自然资源等部门业务骨干及行业专家,围绕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(征求意见稿)进行深入研讨,充分听取专业意见和政策建议,分析研讨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。二是梳理汇总相关意见,及时反馈财政部监督评价局相关处室,为修改完善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,助力指标体系切合实际、有可操作性。三是精心编制操作指南,结合以往评价工作经验和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行业特性,编制科学实用的评价工作操作指南,统一评价政策口径,规范评价工作流程,为评价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,助力绩效评价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推进。
二、注重过程管控,精准发力现场评价
针对评价工作时间紧、任务重的特点,甘肃监管局创新工作方法,采取一系列措施,保障现场评价高效开展。一是夯实组织基础。局党组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,第一时间成立由分管局领导任组长的绩效评价工作组,抽调业务骨干开展绩效评价工作,并组织全体组员开展集中培训,认真学习政策、把握绩效评价重点、掌握评价方法,让绩效评价工作组成员熟业务、懂政策。二是科学规划选点。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,综合考量各地资金规模、项目类型、项目实施进展、资金支出进度等因素,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单位开展现场评价,客观真实评价结果,全面准确反映资金绩效。三是突出检查重点。现场评价重点关注资金分配是否合理、项目管理是否规范、防治成效是否显著、资金管理使用是否合规等;评价过程中,邀请甘肃自然资源部门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全程参与,为评价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,解决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问题。四是建立日报制度。每日汇总工作进展和评价发现疑点问题,及时研究解决口径把握不准和政策规定不清问题,做到问题事实清楚、定性准确、证据充分。五是加强沟通协调。在做好评价工作的同时,收集整理汇总各地监管局发现的问题线索和政策疑问,及时向财政部监督评价局请示汇报,协助做好解释答疑工作,实现评价信息共享、口径统一,为各地监管局开展评价工作提供有力指导。
三、注重结果运用,扎实开展审理复核
对标评价结果客观公正要求,甘肃监管局着力在审理复核工作上下功夫,精心谋划审理工作。一是开展交叉复核。积极协助财政部监督评价局组织15家监管局,对绩效评价报告进行互审互查,重点审核评分依据是否充分、问题定性是否准确,评价结果量化打分是否准确。二是系统梳理成果。根据复核修改后的评价结果,对各省评价数据、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和深入分析,为下一步汇总形成全国整体绩效评价报告奠定基础。三是强化结果应用。建立“评价-整改-提升”闭环机制,将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反馈,督促相关单位对照问题清单,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,推动问题整改,提升资金使用效益,推动绩效管理扩围升级。四是建立资金分配与评价结果挂钩机制。督促省级财政部门,加强评价结果应用,将评价结果用于资金分配,倒逼地方相关部门树牢绩效理念,高度重视绩效管理工作,下大力气管好用好专项资金,让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出最大效益。
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